上世纪80年代初,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“陶渊明始家宜丰”研究小组。前后经过近20年的调研考证,他们确认陶渊明于晋哀帝兴宁三年(公元365年)出生在江州豫章郡康乐县义钧乡南山北麓安成村,即今天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。公元393年,陶渊明时年29岁,携妻(王氏)及子(俨)离开南山陶家坪赴江州任祭酒。此后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。其间,陶渊明因王氏妻亡,继娶浔阳翟氏,生俟、份、佚、佟四子。公元399年,渊明曾任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幕僚。公元404年,渊明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。公元405年3月,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。8月为彭泽县令,11月即自免职,作《归去来兮辞》。从此,不再出仕,归居园田。公元416年,陶渊明52岁,与妻翟氏携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,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,11年后,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,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,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。
上述考证的结果,第一次给了陶渊明生平事迹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。
江西、湖南、安徽、广西、重庆5省市14个县的陶氏家谱及《陶氏史记》,现存最早的明嘉靖《江西通志》及明崇祯《瑞州府志》、清同治《安福县志》等一些方志,元明清三朝钦定的《一统志》等有关记载,均成为了凌诚沛他们这一结论的史料佐证。在这些家族谱牒及官方志书中,无一例外地均记载着陶渊明父亲陶敏因出任安成太守,从江州浔阳居康乐县义钧乡七里山之南,晋兴宁三年(365年)渊明在此出生。今天的宜丰澄塘镇七里山安成村,其地名即因陶敏曾任安成太守而得。安成村现仍存古代安成旧址。在七里山出土的晋代墓砖,也旁证了“晋陶渊明墓在义钧乡之七里山”的可能性。今天,安成村人多为陶姓,并自称为渊明幼子佟之后人。安成境内靖节祠、故里读书台、洗墨池、柳斋棋局、东篱下、松菊园、东皋岭、赋诗湾、醉卧石等渊明遗迹遗址尚有可闻。漫步在渊明宜丰故里,仍可以感到渊明的遗风尚存。
诚如近代史学家胡思敬的分析,东晋时期,战乱频仍,人民的迁徙成为家常便饭。陶渊明在宜丰生活期间,因为年少,加之地偏一隅,即使有什么事迹,也让后来记录的人无从了解。自从陶渊明举家迁居到浔阳柴桑后,颜延之、王弘等人均仰慕渊明风采,所以将陶的事迹记载得特别详细并广为流传。陶渊明虽然隐其身却不得隐其名,便是自然而然的了。
胡思敬所论(见其著作《盐乘·陶潜列传》),道出了陶渊明29岁前生平湮没无闻的原因。而凌诚沛及研究小组人员从散落各地的陶氏家族谱牒、历代方志等入手,梳理考证出陶渊明的生平事迹,应为陶渊明研究探索的又一重大成果。
文章节选自宜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原文链接http://www.yichun.gov.cn/news-show-115106.html